真親近?
雅各書3:13-4:3,7-8a
史耿忠牧師
●引言
今主日是聖神降臨節後第十八主日,所安排經課,除了剛剛所念這段雅各書,也會看馬可福音第九章這段,尤其感謝上帝帶領上禮拜順利完成教會長老、執事選舉,其實每次長老、執事的選舉,也是我們每位信徒的自我信仰省思。之前有講過「平信徒」,現在應該理解為平常日常跟隨耶穌的信徒、學生。所以,「平」不是階層區分,並不是貴賤、聖俗之分。尤其我們改革宗精神「萬民皆祭司」,也是我們都接受信徒皆祭司的觀念。
然而,我們也常聽到有人說「我也沒聽到上帝呼召我來當長老、執事。」也有些信徒表達說,他一直尋求上帝心意,學習把上帝擺第一,想要清楚上帝的旨意,而產生到底什麼是上帝的心意,沒得到確證不清楚上帝旨意,但每位平信徒,都是領受上帝恩典,所揀選的子民。
所以,今日要從耶穌帶領學生發生的事件以及雅各所寫書信教導中,與今主題「真親近」來探討信徒以及群體中,真的親近上帝的意義是什麼?
●「爭」誰最大?
先看,今經課的福音書,馬可福音第9章30-37節,這段是耶穌的學生們在爭論誰最大。尤其耶穌才跟他們說,人子會被出賣,被害死,死後三日後會復活。這已是馬可福音第二次耶穌跟學生說祂自己的死與復活,而在9:32節提到這些學並生不明白這句話,也不敢問耶穌,卻在往迦百農的路中議論誰才是最大的。
在第9章開始第2節這段,耶穌帶彼得、雅各,及約翰上一座高山,這三位學生看見耶穌形象改變,又有以利亞及摩西一同出現與耶穌講話,甚至從雲裡有聲音傳出來:「這是我的愛子,你們要聽他。」可以說這三位學生看見耶穌形象變化時,他們有可能就知道,他們所跟隨的耶穌就是彌賽亞,因此也就認定耶穌是君王,他們沒有跟錯人。雖然聽不懂耶穌講會被人出賣,被害死,三日後會復活的意思,但有可能他們知道耶穌沒孩子,就想著這君王接後的榮華富貴或權柄地位,是不是要傳承給哪位學生呢…因此學生們就在爭論誰才是最大。這群學生並不是因為聽到耶穌教導,醫治,行的神蹟在爭論誰最大,可以說是在看見耶穌形象變化,聽到耶穌要受死之後..這群學生開始爭論說誰才是最大…
所以,剛所讀的經文,雅各書講這種智慧是屬血氣、地上的。因為在甚麼地方有嫉妒、紛爭,就在那裡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。之前講過人的罪性,就是人要用自己眼光、想法、意念來判斷、分別時,人就開始競爭、比較,你這樣做不對,我這樣做才對,我做的比你好,因為我的想法才是對的。所以,當人開始競爭、開始比較,是為要讓人看見、聽見自己才是對,甚至會為自己的利益來盤算時,就需維持自己的形象,好掌握自己的權力或是爭取更多利益,因此自然就陷入在權力與利益的惡性循環。
●嫉妒與紛爭
今日雅各書寫「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,就不可自誇,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。」
惡毒的怨妒,佇原文ζῆλον πικρόν,這句希臘文有點像成語、俗語的希臘短語,意思是「尖的熱情」「苦的熱心」。所以,怨妒這字原本是有熱心的意思,在腓立比書3:6保羅講就說他熱心,曾經迫害過教會。在腓立比書這節就翻成熱心,所以這字有一種物極必反的狀況,熱心過頭的意思,再加上自己的心態不太正確時,就產生私慾帶來嫉妒,進而成了破壞關係的熱心…
另外這句經文「紛爭」也是很特別的字,因為這字並不是競爭的意思,保羅所寫的書信,也有用到這字,但多翻成「結黨」,在哥林多後書12:20講到,又怕有紛爭、嫉妒、惱怒、結黨、毀謗、讒言、狂傲、混亂的事。這字在神學家研究中,比正典新約更早時,有在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出現過,是描寫因為私慾用不正當的手段來追求政治權力,用這角度來看「紛爭」「結黨」這字,就是當時的假教師,他們自己講自己是上等使徒、智慧的領袖,為的是招聚人跟隨他們就好,因而要數落別人,譬如他們針對保羅說他根本沒看過耶穌,沒跟過耶穌…也針對當時教會其他的領袖說他們不屬靈、沒能力…就開始分派、結黨,然後吵鬧,造成教會各樣的紛爭。
所以,雅各講,不可自誇!因為這些假教師或信仰走歪的信徒們,他們是否知道自己嘴中所誇是什麼,若所誇的是14節所講屬地上的,屬血氣的就是在抵擋真理。因此現代讀者來看,並不是講現在科技、知識、學問的問題,是因為人的心態不正確,又被私慾影響,是在誇耀自己,為自己名聲、地位、權力的時,就算講到頭頭是道,但今雅各經文說,這都與真理是不同方向,是在抵擋真理。所以當時假教師的教導,對雅各而言,他們的智慧是屬地上,屬血氣,屬魔鬼,是出於嫉妒、自私並無法造就及堅固基督的身體,只會帶來各樣的擾亂與壞事。
●「真」智慧
面對如此處境、狀況,雅各用疑問的方式問大家「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?」
智慧σοφός,見識ἐπιστήμων,這兩字在舊約的七十士譯本也經常寫在一起。對照舊約七十士譯本很有趣就出現在申命記1:13節,就是摩西揀選支派有智慧、有見識的人,設立他們做領袖。除了做領袖的,申命記4:6摩西教導以色列人,教導他們要守上帝的誡命才能存活,才可進入上帝所賞賜的地,承接做產業,這樣在列國面前顯出智慧、聰明,列國聽見這一切律例,必說:「這大國的人真是有智慧,有聰明!」
我們都知當時上帝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民族出埃及,就是揀選以色列人成為祭司的國度,聖潔的國民,若是他們遵行上帝的律例、誡命,除了表明他們是屬上帝的,且他們有照上帝的話去行,也透過他們所行會讓列國知道他們是有智慧,是有見識的,因而見證上帝的應許。
誰有智慧,有見識阿?雅各接著說「若有,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。」智慧的溫柔「溫柔」這字原文是有謙卑的意思。「善行」原文也是指在日常的生活模式、方式,這人的行事為人。這就對比屬地上,屬血氣,屬魔鬼的智慧,這樣的智慧是帶來謙卑及善行。對當時原本猶太人而言,以及當時跟隨耶穌是基督的信徒來說,就如摩西及耶穌他們是有真正的智慧及善行,因為他們不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名聲與權力,甚至也沒為自己辯護,反而是謙卑而行,為要的是將人領到上帝面前,是希望他們所帶的群體是可以瞭解上帝的心意,甚至會讓別族、別國,別的群體,看見他們所表現、所行的是有智慧,有見識來見證上帝。
●順服是?
我們都知道雅各書很有名的一句,也可以說是雅各的神學觀,就是「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」但這不是要叫人回去跟隨猶太教的法利賽派注重外在形式的守律法。而是透過經文雅各在面對當時基督教會群體的處境,用真智慧與假智慧所描寫的對比,讓信徒知道什麼才是基督群體的見證。因假教師教的智慧讓人虛假,愛比較,愛自誇、為要人跟隨他們,但是他們心中產生嫉妒,他們的生活有可能充滿紛爭。雅各說這樣行為在信仰的群體是造成秩序的擾亂及各樣的壞事,因為他們對耶穌的信心、信靠,方向錯了走偏了,同時也會在他們的生活、行為表現出來。
所以17節說到,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,先是清潔,後是和平、溫良、柔順,滿有憐憫和美善的果子,沒有偏私,沒有虛偽。「沒有偏私」原文意思要與「心懷二意」這字對比,並不是沒定見、不確定、遲疑。其意思就是要堅定,專一,是全心全意信靠上帝。「沒有虛偽」就是不虛假、假冒偽善,是真實的。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,因為真智慧所行出的行為,是會帶來和平,不是帶來混亂,甚至紛爭。
所以,雅各又問大家!你們中間的衝突是哪裏來的?爭執是哪裏來的?就是從假智慧來,第四章可以說是接續前段經文,所以,雅各說你們想要得到,得不着就殺人;你們嫉妒,不能得手就起爭執和衝突。你們求也得不着,是因為你們動機不對,所求只是在自己的宴樂中滿足自己的的快樂。或許原本也是追求喜樂、平安,但卻停留在世上的快樂、安全感。用世上地位、名聲、錢財、權力來滿足自己,這樣不對動機以致於不是真正的喜樂與平安。所以,用假智慧的生活方式,生命就走到死巷找不出口、死胡同,就如種子灑在路邊、石頭地沒法生長。
經課段落接的是「要順服上帝。要抵擋魔鬼,魔鬼就必逃避你們;要親近上帝,上帝就必親近你們。」這句讀起來很順,也沒什麼不好理解的。但透過經課的段落及前文所述在面對混亂、紛爭、不和睦時,是因為假教師出於私慾,嫉妒,用尖的熱心擾亂跟隨耶穌基督的群體,他們的智慧是屬地上,血氣,屬魔鬼的智慧。而真的智慧是是從屬天而來的,不是心懷二意是專心信靠上帝,真實來到上帝面前。且上帝揀選呼召摩西到以色列民族,個人到群體,讓他們歸順上帝,成為上帝國度的子民。因此,這順服的意思不是在服從的意義,而是更深層意義,就是悔改。
●親近是?
我們都知道悔改原文意思回轉,轉向上帝,所以,順服、親近上帝就是轉向上帝,不是繼續往罪的方向。所以第8節講「要親近上帝,上帝就必親近你們。有罪的人哪,要潔淨你們的手!心懷二意的人哪,要清潔你們的心!」洗手、清潔,就是在舊約儀式中。如我們現在讀經進度,歷代志下卷讀到希西家或約西亞當時宗教改革,首先清潔、整理聖殿,接著就是獻祭,獻祭時候就要潔淨自己。雖然,我們現在已經不用獻祭,殺羊、殺牛的,或像現在民間宗教要用祭物。但,我們不能忘記獻祭的意義,失去獻祭的精神。
我們是有罪的人,因為上帝的揀選與呼召,成為上帝的子民,當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,對他們的教導就是要準備好自己,分別出來轉向上帝,是聖的。祭物也不是要給平常生活所用,是要分別出來事先準備好,然後要潔淨自己來到到會幕、聖殿,將所要獻的祭物獻給上帝。
所以,親近上帝,用悔改、歸向上帝及獻祭來看,就並不是在講自己生命因為有上帝的揀選或呼召特別清高、特別與眾不同。是讓我們知道要潔靜,然後可以真實進入上帝的同在,可以親近上帝,而上帝就親近我們,這是上帝的愛!
然而,假智慧,卻是愛提高自己,外在、表象的屬靈生命而自命清高,再將親近上帝設定高標準,然後講自己有做到,而你們呢做的到嗎?甚至指正做不到的人,是為了是要人看見自己的清高,只有自己是聖潔、屬靈、有能力、有智慧。但這樣卻使人看不到上帝的恩典,就如新約時代耶穌那時的聖殿一樣…所以4章6節,雅各提醒假智慧的人與受影響的人,要知道上帝所賞賜的的恩典是更豐盛,是真實的喜樂與平安,因為主上帝抵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,順服、悔改、歸向上帝,這才是真正親近上帝。
●謙卑讓主差用
所以,當耶穌的學生在爭論誰才是最大時,耶穌祂坐下!叫十二的學生來!好好跟他們說:「若有人願意為首,他要作眾人之後,作眾人的差用。」然後又說:「凡為我的名接納一個像這小孩子的,就是接納我」願意接納小孩,要用以前社會文化來講,並不是像現在看重的生命的時代。以前小孩是財產,卑微,且沒生產力,無法工作,就算有做工也不會給他們薪水,所以小孩生命並不重要。因為小孩對自己沒什麼利益,卑微,還要照顧,所以耶穌說,願意接納小孩,是願意接納對自己沒利益的,且照顧他們也就是願意謙卑服事。所以,信仰的群體何時忘了耶穌所抱起來的小孩,這樣信仰群體就容易陷入紛爭。當願意接納小孩也是接受耶穌所傳的福音,讓學生們知道,不是要相爭做大,反而是要謙卑讓主來差用。
●結語
今主題,真親近疑問,就是我們要思考,現在我們來到教會,是否有像以色列人去到聖殿獻祭那樣的敬虔嗎?另一方面,我們有時遲疑、困惑,不清楚上帝的心意,就如開頭所提,有的想要親近上帝,而在想是要怎樣做才是把上帝擺第一,雖然渴望親近上帝,但自己卻更加困惑、緊張、憂愁,怕失去上帝的恩典與同在。有的就是靠更多的服事,掌握自己表現,好像與上帝有真好的關係;有的是感到是自己不夠好,沒能力,所以就維持表面的儀式好像與上帝有保持關係就好…
所以,我們現在來到教會親近上帝、敬拜上帝,不用準備祭物來獻祭,但,很重要的是我們更要知道這全因為主耶穌犧牲自己的生命,成就永遠的贖罪祭,使我們有罪的人可以來到教會敬拜上帝。所以來到教會第一要緊是敬拜上帝、親近上帝,而且我們可以這樣敬拜上帝,是因為耶穌基督替我們開一條路進入上帝的同在,在祂的慈愛裡得著赦免領受憐憫、慈悲,同時好讓我們的生命可以更新變化,使我們每位信徒可以真實的來到上帝面前,真正親近上帝。
在信仰群體中我們就不需要相爭,或是靠著表現,還是煩惱自己沒能力、不夠好、不知道上帝心意。真的親近上帝的,上帝會親近我們,就不是煩惱要怎樣才是抓住上帝。是我們願意謙卑,願意獻給主上帝差用。全心全意、專一倚靠上帝,使我們生命有從天來的智慧,是純潔、和平、溫柔、謙和、友善,有憐憫和好果子,且所結出的是義的果子,是讓信仰群體有和平、平安,有智慧、有見識帶來上帝的愛。